失语糖尿病患者千宏财富
遭枕部痈反复折磨
整形外科精准诊疗解病痛获康复
近日,医院整形外科团队直面“患者无法沟通”的诊疗难题,为合并糖尿病、脑梗塞的失语患者治愈反复破溃的枕部痈。从术前精准评估到术后细致照护,全程突破沟通障碍,实现创面愈合,更达成术后八个月无复发、血糖稳定的良好效果,用专业与耐心守护特殊患者健康。
治疗前
这位患者的病情早已超出单一病症范畴:2年前脑梗塞遗留的后遗症让治疗难上加难,患者右侧肢体肌力减退且完全失语,既无法诉说枕部痈带来的疼痛程度,也不能反馈治疗中的任何不适,然而对疼痛反应却异常敏感。近期随机血糖高达18mmol/L,血糖控制不佳成为创面愈合的“拦路虎”。雪上加霜的是,他枕部的痈肿已反复多年,此前多次在外院抗感染治疗,仅能暂时压制症状。三天前,枕部病灶再次破溃,剧烈疼痛让无法表达的他只能通过肢体躁动传递痛苦,家属看着心急如焚,多方打听后,带着患者以“枕部痈破溃伴疼痛3天”为主诉,来到医院整形外科寻求帮助。
展开剩余79%接诊过程中,“无法沟通”就成为团队面临的首要挑战。常规问诊无法开展,病情评估只能靠“观察”与“专业判断”。整形外科团队立即联合内分泌科共同研判。一方面,通过连续血糖监测记录血糖波动,结合血常规、C反应蛋白等指标判断感染轻重,用局部超声精准定位痈肿破溃范围与深部感染情况,用检查数据填补“无法问诊”的信息空白。另一方面,结合患者脑梗塞病史,通过细微的肢体动作、面部表情变化(如皱眉、肢体回缩),判断患者疼痛等级与舒适度,为后续治疗调整提供依据。
手术过程中
“患者不能说,我们就做‘更细致的观察者’。他的核心问题不只是枕部痈和高血糖,更是‘沟通缺失’带来的诊疗盲区,必须让每一步治疗都精准可控。”整形外科负责人付志强强调。最终确定针对性诊疗路径:第一步,由内分泌科制定胰岛素四联强化治疗方案,医护人员每4小时监测一次血糖,根据数值微调胰岛素剂量,确保术前将血糖降至适合手术的安全范围。第二步,选用覆盖常见致病菌的广谱抗生素静脉输注,同时通过观察患者体温、创面红肿变化,间接评估抗感染效果。第三步,在全麻下实施枕部痈清创术,彻底清除坏死组织与感染灶,术中严格把控操作精度,避免因患者无法反馈而遗漏隐匿感染点。
术后护理阶段,“沟通障碍”的挑战持续存在。为避免患者因无法表达不适导致并发症,医护人员制定了“专人专护”计划。每2小时查看一次患者枕部创面,观察渗液颜色、量及切口愈合情况。通过轻触患者肢体、轻声交流,观察其反应判断疼痛程度,及时调整镇痛药物剂量。考虑到患者右侧肢体肌力减退,还指导家属协助患者翻身,避免压迫枕部创面,同时预防压疮。此外,考虑到患者出院后复查不便,医生远程指导调整护理方案——从术后初期“每日换药”,到创面好转后“隔天换药”,每一次调整都基于“无声”的病情反馈。
术后随访
术后,患者枕部创面愈合顺利,按期拆线。出院后在团队的远程指导下,坚持规范控糖与创面护理。八个月后复诊时,手术区域头皮生长良好,切口平整,枕部痈未再复发,血糖也稳定在正常范围。“他没法说话,以前治病我们总怕医生不了解他的感受,这次医生们特别细心,连他一个皱眉都能注意到,现在病好了,他不闹了,我们全家都安心了!” 家属拉着医生的手,反复表达感激,对团队突破沟通障碍、治愈患者的专业能力与责任担当充满认可。
此次枕部痈患者的诊疗为健康敲响警钟。合并慢性基础病且有沟通障碍的特殊人群,即便常见局部感染,忽视拖延或护理不当也可能成反复发作的“顽疾”,加剧痛苦、增加诊疗难度。
医院整形外科团队长期聚焦合并糖尿病、脑梗塞等基础病的复杂创面诊疗,擅长为失语、认知障碍等特殊患者制定个性化方案。整合病情信息,借助超声、CT等影像学检查弥补沟通缺失的评估盲区,以微创操作减少创伤,术后提供“一对一”护理指导与远程随访,确保患者“无法表达”时也能获精准细致医疗服务。团队将持续优化诊疗流程,开展科普宣教提升家属照护意识,以专业技术与人文关怀为基础病患者筑牢健康防线,实现“早发现、早治疗、少痛苦、防复发”,守护每一位特殊患者。
相关链接
失语基础病患者皮肤感染的正确应对
日常预防:
每日为患者清洁皮肤,保持干燥,尤其褶皱部位(如颈部、腋下);糖尿病患者需选择宽松、透气的衣物,避免摩擦损伤皮肤。
定期协助患者翻身(如每 2 小时一次),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导致皮肤破损;对于右侧肢体肌力减退的患者,翻身时注意保护患肢,避免磕碰。
异常应对:
若发现局部红肿、轻微破溃,立即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,涂抹医用碘伏消毒,并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,保持创面干燥;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消毒用品(如酒精)。
观察期间,若患者出现躁动加剧、拒绝触碰患处,或创面出现渗液增多、颜色变深(如黄绿色脓液)、周围皮肤发热,需在 24 小时内就医,切勿拖延。
诊疗配合:
就医时详细告知医生患者的基础病病史(如糖尿病病程、血糖控制情况、脑梗塞后遗症)、日常照护习惯及症状出现时间,帮助医生快速掌握病情。
治疗期间,严格遵医嘱用药(如胰岛素剂量、抗生素使用),并记录患者的血糖变化、创面情况及情绪反应,复诊时反馈给医生,便于调整治疗方案。
术后照护:
按医生指导为患者换药,动作轻柔,避免牵拉创面;若患者因疼痛躁动,可提前与医护人员沟通,适当调整镇痛方案。
坚持定期随访,即使创面愈合,也需按医嘱复查基础病指标(如血糖),并告知医生患者的日常状态,确保基础病与局部情况双稳定,预防感染复发。
供稿:整形外科
编辑:孙嘉一
校对:徐旺达 付志强
初审:迟 倩
审核:颜 谨千宏财富
发布于:北京市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